HUAWEI MateBook Fold主打创新折叠形态与鸿蒙生态深度融合。搭载18英寸双层OLED折叠屏,通过锆基液态金属主轴与三段式榫卯铰链实现20万次折叠耐久性,展开厚度仅7.3mm。
MateBook Fold同样搭载HarmonyOS 5系统,支持跨设备协同、AI智慧分屏及分布式算力调度,搭配磁吸式星跃键盘(含线性马达触控板)和虚拟手势操作。
不管是HarmonyOS系统,还是18英寸的折叠形态,MateBook Fold都值得称作“一款颠覆行业的电脑产品”,不管是华为在个人电脑领域的进步,还是对于国产操作系统而言。
一起来看看华为在个人PC领域的发展时间线
一、市场进入与初期探索
2016年2月:推出首款MateBook
华为在MWC大会上推出首款二合一笔记本电脑 MateBook,主打轻薄设计与手机互联功能,首次将指纹电源键、全面屏等手机技术引入PC领域。余承东提出“华为迟早要成为PC行业第一”的目标。
2017年:发布MateBook X/D/E系列
发布MateBook X/D/E系列,其中MateBook X首创“电源键+指纹识别二合一”设计,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快速开机的Windows设备。
2018年:实现手机与PC文件一碰传
推出全球首款全面屏笔记本 MateBook X Pro,并发布首款搭载“一碰传”功能的MateBook 13,实现手机与PC文件快速传输。
获得市场的初步认可,PC出货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前五,2020年第二季度市占率达16.9%,排名第二,用户净推荐值(NPS)居Windows阵营首位。
二、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
2019年:实现手机、平板、PC的无缝互联
华为提出“1+8+N”全场景战略,将PC定位为智慧办公核心入口。通过多屏协同、超级终端等技术,实现手机、平板、PC的无缝互联,解决传统PC生态孤岛问题。
2020年:自主研发鸿蒙PC操作系统
受美国制裁影响,英特尔处理器和Windows系统断供,华为启动“南泥湾计划”,联合国内厂商研发自主芯片(如盘古M900)和操作系统(鸿蒙PC版),推出首款信创台式机擎云W525,国产化率超90%。
2021年:布局商用市场
发布 MateStation B515 商用台式机,主打智慧办公场景,集成指纹解锁、NFC一碰传等功能,成为政企采购热门选择。
三、高端化与形态创新
2022年:发布MateBook X Pro 2022
推出 MateBook X Pro 2022,采用微绒金属机身和3:2生产力屏,性能对标苹果MacBook Pro。
2024年:成为国内轻薄本市场份额第一
发布 MateBook GT 14,补全专业生产力产品线,成为国内轻薄本市场份额第一(25%)。
这一年华为PC出货量达430万台,市场份额11%,超越惠普、戴尔,稳居中国大陆第二。其成功归因于差异化设计(如超薄机身、高屏占比)和生态协同优势。
2025年5月:发布首款鸿蒙折叠电脑
华为宣布推出鸿蒙折叠电脑,延续“非凡大师”高端定位,采用自研铰链和折叠屏技术,将再次刷新行业认知。
10年时间,华为以“做手机的思维做电脑”,通过设计美学、场景化交互和全场景协同,推动PC行业从“参数竞争”转向“体验竞争”,并探索出一条去美国化的技术突围路径。
华为通过手机经验赋能PC、鸿蒙全场景生态协同创新和国产化攻坚,在PC市场实现了从“挑战者”到“引领者”的跨越。其发展路径不仅重塑了产品形态,更推动了行业从单一硬件竞争向“生态+场景”价值竞争的转型。
从通信设备到消费电子、云计算、芯片设计,华为能持续突破行业边界,其底层支撑正是历经25年淬炼的IPD(集成产品开发)体系。
华为IPD变革成功带来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复制一套流程及管理体系,用于新产品开发或新的行业。例如,华为做消费者业务,做云业务,可以快速组建团队,对公司IPD流程及管理体系适当适配优化后,用于该业务的研发管理,PC领域同样如此。
原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体系总裁费敏说:
“IPD的流程体系和管理体系,使公司在产品开发周期、产品质量、成本、响应客户需求、产品综合竞争力上都取得了根本性的改善,从依赖个人英雄转变为依靠管理制度来推出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,有力地支撑了华为快速发展和规模的国际化扩张。”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